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 B.漕渠 |
C.都江堰 | D.白渠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犁牛耕的推广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B.井田制的瓦解 |
C.人口膨胀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 ④均田制的推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旱涝保丰收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解放前,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地区由于易涝影响农业生产的弊端,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一种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
A.广泛使用铁器 | B.农业非常落后 |
C.重视精耕细作 | D.自然灾害严重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 |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
C. |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 D. |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
马克垚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的粮食种植农业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先进的集约化农业,而西欧农牧混合的农业则是生产技术落后的、带有原始性的粗放型农业,在农业发展阶段上比中国的集约化农业落后得多。”可见,“集约化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A.自给自足 | B.广种薄收 |
C.集体耕作 | D.精耕细作 |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述的是
A.筒车 |
B.翻车 |
C.曲辕犁 |
D.水排 |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语句,这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
A.氏族公社所有制 | B.井田制 |
C.均田制 | D.封建地主私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