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B.佛教的广泛传播 |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耕 | B.奴隶制经济 |
C.集体劳作 | D.自然经济 |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
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
A.海禁政策 | B.抑商政策 |
C.奖励农耕的政策 | D.禁奢侈 |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 |
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 |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B.黄牛过河各顾各 |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小满芝麻芒种谷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其直接影响是( )
A.促使分封制度瓦解 |
B.使封建王权得到强化 |
C.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
D.导致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牛耕和铁农具使用 ②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县制出现
④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⑤商业中心出现
A.①④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
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
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 |
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④①② | D.③②①④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正确的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时间 |
人口(百万) |
粮食总产出(千吨) |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
|
粮食 |
全部作物 |
||||
1400 |
72 |
20520 |
19.8 |
24.7 |
1038 |
1650 |
123 |
35055 |
32.0 |
40.0 |
1095 |
1750 |
260 |
74100 |
48.0 |
60.0 |
1544 |
1820 |
381 |
108585 |
59.0 |
73.7 |
1840 |
①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 B.自然灾害的影响 |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 D.小农经济的脆弱 |
中国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 |
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