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
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
B.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 |
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D.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 |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 B.社会制度 | C.生产能力 | D.劳动力短缺 |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 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耕织图》摹本 图二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英国工业革命场景
提取材料中有关文明差异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说明。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
先秦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
人才数 |
3 |
55 |
34(隋3,唐19,五代12) |
186 |
536 |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政策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和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社会政策。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对我国人口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三椹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
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
材料二:“我国人口增加率30%,粮食增加率几年来是40%—50%,可见落实增加很快,但是粮食增加的速率不能长期地这样下去,因为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来总要成为问题的。同时,由于中国人口过多,劳动力廉价,人们不愿意改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
“我国的国民收入在1956年将近900亿元,其中消费部分约为79%,积累部分约为21%。因人口多,所以消费大,积累小,而这点积累又要分摊在这许多生产部门,觉得更小了。我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控制起来,使消费的比例降低,同时就可以把资金多积累一些。”(1957年,马寅初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正是中国1950年和1960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在改革开放时代恰逢劳动年龄,进入劳动,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不断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在很长时期里,我国老年化程度并不严重。例如,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少年儿童占人口(0—14岁)比例从36.3%降低到22.9%,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从59.3%提高到70.2%,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从4.4%上升到7.0%。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大大减轻了人口抚养负担,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在社会抚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负担减轻的条件下,产生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即所谓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蔡舫,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材料二、三在人口问题上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人口政策制定有何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李悝“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相当于今31市亩),岁收一石半。(指亩产粟1.5石。)”“……农伤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商君书·农战篇》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吕氏春秋·上农》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提炼材料信息分析小农与国家的关系。(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看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胜过科技的革新,他们担心科技革新会带来令人不安的变革。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充足和稳定的技术工人保证了劳动力的来源,这一点对革新也起不到促进作用。当雇主想要提高产量时,会发现雇佣更多的工人比投资技术要节省成本。在短期内,这种战略维持了中国的相对繁荣,并使大部分人口得以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中国没能跟上欧洲人的技术水平,而后者在18世纪中期开始了令人震惊的技术革命。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材料二中,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看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胜过科技的革新。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两国发展差异转变的主要因素。
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一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
史料 |
出处 |
类别 |
文帝三年 |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
《汉书·文帝记》 |
生产和消费并贷 |
元狩三年 |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
《史记·平准书》 |
生产和消费并贷 |
本始四年 |
遣使者振贷困乏 |
《汉书·宣帝纪》 |
生产性借贷 |
地结三年 |
假田与贫民,贷种、食 |
《汉书·宣帝纪》 |
生产和消费并贷 |
初元元年 |
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
《汉书·元帝纪》 |
生产和消费并贷 |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
地区 |
事由 |
贷放措施 |
赈贷物 |
康熙三年 |
浙江海宁 |
刮飓风、修海塘 |
动款 |
货币 |
康熙五年 |
广东 |
旱灾 |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
谷物 |
康熙十年 |
淮扬 |
民饥 |
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 |
粮米 |
康熙三十七年 |
江南海州等九州县 |
水灾 |
发常平仓谷 |
谷 |
康熙四十二年 |
山东济南 |
水灾 |
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 |
钱、粮 |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 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朝人口数和纳税人数变化表:
年 份 |
人 口 数 |
纳 税 人 数 |
天宝十四年(755年) |
52,929,119人 |
7,481,231人 |
上元元年(760年) |
12,990,386人 |
2,370,799人 |
减 少 |
35,938,733人 |
5,210,432人 |
——引自唐朝杜佑《通典》
材料二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宣公集》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9分)
(2)材料二反映的税收内容有何变化?相对来说有何优点?(6分)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它们很快进入国家的贡赋体系,并为国库、皇帝和权贵所囤积。对于绝大多数生产者来说,换取白银的主要目的是缴纳赋税和贡赋,而非资本的增长。许多人日常生活基本上与市场没有联系,白银之类的贵金属在这里基本上成为一种权力、礼仪象征物,恢复其物质的特性,丧失其货币的功能。
(据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等整理)
(1)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导致“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为什么输入中国的白银基本丧失了货币功能?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日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日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1910年他又提出,“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他举例说到,“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国帑谋其私益”。
(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经济思想。并据此评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任评一项)。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地主土地私有制 | D.农民土地私有制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 料 元朝时期为了更好地管理西南民族边境地区,政府就任命当地的有威望的民族首领管理民族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上层精英分子担任首领管理本辖区的事务,形成土司制度。(土知府、宣慰司合称)
明清时期,由于我国西南边陲地方的内部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各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西南边陲地区社会不稳定。
雍正二年,皇帝给四川等地的督抚上谕中说:“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要求他们加强对土司的管理。到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奏,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对于投献者,“但收其田赋,稽其户口,仍量予相赡,授以职衔冠带终身,以示鼓励。”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哈元生等督抚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1730年),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整个改流的地区,以贵州涉及的最广泛,它新设的州县竟相当于原有州县的面积。
——摘编自王显非《清朝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政策的目的及影响》
(1)根据材料,分析雍正帝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鄂尔泰对改土归流政策实施的特点及影响。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
地区(今山西一带) |
人口密度 (人/km2) |
地区 (今江浙闽一带) |
人口密度 (人/km2) |
地区 (今两广一带) |
人口密度(人/km2) |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
太原郡 |
13.1 |
会稽郡 |
12.3 |
南海郡 |
1.0 |
唐代 |
河东道 |
23.1 |
江南东道 |
31.44 |
岭南道 |
2.71 |
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
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
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
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