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地官·小司徒 》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对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为前提,但具有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
B.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类 |
C.该土地制度下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进行农业生产 |
D.这种存在着劳役剥削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彻底崩溃 |
明代学者王阳明有一首描写农业技术的诗歌:“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这首诗歌反应了
A.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B.中国古代农业刀耕火种的特点 |
C.中国农业技术的落后 |
D.重农抑商的思想 |
运河是人工修建的水上通道,运河的开通对经济政治都会带来相应的影响.回答下题.
植柳护堤是隋朝大运河保护环境的特色。史载大运河“水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干余里树荫相交.”《大业杂记)中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构成隋朝大运河的
A.广通渠和通济渠 | B.通济渠和邗沟 |
C.永济渠和通济渠 | D.邗沟和扛甫河 |
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土运河开通.当时,为夺取这条重要水道控制权而激烈交锋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与美国 | B.德国与俄国 | C.法国与美国 | D.法国与英国 |
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古有之。回答下题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
B.“玉螺一吹推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
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玉米原产美洲,被视为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六谷”,许多学者认为是在明朝万历前期由海上(菲律宾)传入我国。据此,你认为万历前期应该是在
A.14世纪末 | B.15世纪二三十年代 |
C.15世纪八十年代 | D.16世纪晚期 |
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1946—195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和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毛泽东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这体现当时中国外交政策主要特点是:
A.重点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 | D.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 | B.南诏的影响 |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 D.都江堰的作用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黄宗羲(明末清初)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财计三》
材料三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女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经济思想?
(2)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的提出可以反映哪些经济现象?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2)小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3)小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4)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小农经济”。它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 | B.明清时期出现了曲辕犁 |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 D.东汉时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
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农民创造了一种水渠开凿的新形式,至今还在新疆的干旱地区流行,该水渠是
A.郑国渠 | B.灵渠 | C.井渠 | D.都江堰 |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概述材料一中图一所体现的经济模式和图二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入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域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这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山姆大叔”的“这些政策”指什么?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展“这些政策”的?
材料三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关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 021亿美元……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当前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先秦人们种植的农作物中,黍适应粗放的耕种方式,而粟对水肥土壤要求较高,所以春 秋战国时期,粟却成为主要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 (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 B.粟的产量更高 |
C.气候变化使水热条件改善 | D.统治者的推动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B.古代人们对神话传说特别钟爱 |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据《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茸屋植树,敢致功力。 ——据《五代史·周太祖本纪》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忍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6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饿莩耳。 ——据《救荒话民书》
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自耕农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分析我国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因素。
(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封建政治经济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