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A.曲辕犁 | B.耒耜 | C.水车 | D.筒车 |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A.男耕女织 | B.精耕细作 | C.自给自足 | D.小农经济 |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牛当家 | B.小满芝麻芒种谷 |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 D.黄牛过河各顾各 |
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钧)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 ,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 B.风力水车 | C.水排 | D.翻车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重农的结果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C.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
D.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 |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
D.保留着豪强特权人士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 B.社会制度 | C.生产能力 | D.劳动力短缺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 B.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 |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B.井田制的瓦解 |
C.人口膨胀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B.抑制土地兼并 |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 D.百姓赋税过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