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发展。“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龙首渠 | D.成国渠 |
生产工具的革新应用,水利的兴修,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都影响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 | B.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 |
C.我国春秋战国时已发明铸铁柔化技术 | D.我国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 |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 B.实行重农抑商有其必要性 |
C.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D.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 )
A.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 B.“海禁”政策的保护 |
C.经济发展水平高 | D.小农经济的抵制 |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
D.促进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C.社会政局动荡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请回答:
(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和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图三 大象与玉如意 图四 仙鹤与松树
(2)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两例。(比如:瑞雪兆丰年。每条1分,共2分)
(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