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著名的思想巨人和极具震撼力的思想
主张。以下思想家及其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塞内卡——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与其他人相同 |
B.薄伽丘——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
C.大卫·休谟——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
D.伏尔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严复著《孟德斯鸠(1689~1755)传》说:“(孟氏)……渡海抵大不列颠,居伦敦者且二稔。于英之法度尤加意,慨然曰:‘惟英之民可谓自由矣。’入其格致王会(皇家学会),被举为会员。”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当时的英国国民较法国国民自由
②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受英国法律和制度的影响
③英国对外来人才持欢迎态度
④当时的英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
“┉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 B.文艺复兴 |
C.启蒙运动 | D.空想社会主义 |
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在表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 )
A.反对天主教会 |
B.用理性公开批判现实 |
C.披着古典文艺复兴的外衣 |
D.利用文艺表达思想 |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崇尚理性 |
B.肯定人、注重人性 |
C.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 |
D.批判专制、特权,追求民主、个人自由 |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康德
A.否定政治革命的作用 | B.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
C.批判广大群众的愚昧 | D.对传统制度保持宽容 |
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
①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 |
B.都可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
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 B.狄德罗 | C.洛克 | D.伏尔泰 |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的思索,他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和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之心。那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种东西”体现的思想是
A.星空与道德 | B.平等与博爱 | C.自由与理性 | D.知识与美德 |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 | B.大同小异 | C.正好相反 | D.互为补充 |
14~16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探索追求 | B.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