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这一论述出自( )
A.伏尔泰《哲学通信》 |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C.卢梭《社会契约论》 |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 B.鼓吹人性解放 | C.倡导思想自由 | D.构建理性王国 |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A.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 B.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
C.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 D.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
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 D.个人意志即主权 |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A.《哲学通信》 | B.《论法的精神》 |
C.《社会契约论》 | D.《纯粹理性批判》 |
“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你认为下列对其评价最准确的是( )。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 B.提倡解放奴隶 |
C.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 D.强调了天赋人权的人文思想 |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社会契约论 | B.天赋人权 | C.人民主权 | D.三权分立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觉察到—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
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他指出教会是建立在“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之上的,是“最卑鄙的一混蛋所作出的各种最卑鄙的欺骗”的产物;教皇和神甫都不过是“文明的恶
棍”“两足禽兽”。用这种激烈的言词批判教会的应该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康德 |
《鲁宾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 B.新航路开辟时的冒险精神 |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 D.工商业资产阶级开疆拓土的要求 |
“……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观点出自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康德 |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C.彰显了冒险精神 |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
英国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保护私有财产 | B.人人生而平等 | C.对抗中央王权 | D.反对君主专制 |
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统治者需要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这一理念,一开始是作为一个征税问题的主张而提出的,这一主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关一切法律问题上的主张。”材料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A.主权在民 | B.分权制衡 | C.社会契约 | D.自由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