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孙中山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中说道:“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他强调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B.打击私人资本的垄断地位 |
C.践行扶助农工政策 | D.国共合作的社会理论基础 |
1912年4月,孙中山说:西方国家虽然富足,“但这些国家国内贫富间的悬殊仍极明显,所以革命的思潮常激动着这些国家的国民。如果不进行社会革命,则大多数人仍然得不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为防止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出现,孙中山后来提出的办法是
A.反对帝国主义 |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C.实行国共合作 | D.实行普遍公民权 |
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虽然涉及的阶级、阶层比较多,但其大致方向都是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或者建立新的政治统治。就其思想主张的实现途径上,主张把人类先进政治思想的成果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主要包括
①早期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④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孙中山曾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艮之生计。”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了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在有关资本的问题上,孙中山确认‘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他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实业计划》一书就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宏伟蓝图。他把发展社会经济的途径归结为‘节制资本’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如果将这段文字概括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的话,最为准确的是
A.三民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孙中山说:“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据此可知孙中山
①认为加强海防有利于国防建设 ②注意到海洋连接世界市场的重要价值
③主张中国通过兴海权称霸世界 ④认为兴海权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孙中山说:“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喻指发源);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喻指先声),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
A.“联和苏俄、联和共产党” | B.“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B.走欧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
C.满足率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 D.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 |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最主要体现,是因为( )
A.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
B.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和手段 |
C.明确提出了暴力手段 |
D.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A.民主主义者 | B.民族主义者 | C.亲共产主义者 | D.三民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