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这说明当时中国政府( )
A.发展高等教育 | B.普及义务教育 |
C.重视扫盲教育 | D.模仿苏联教育 |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晚晴的留学热潮 |
①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③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创业立业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 | B.信息高速公路 | C.“教育大革命” | D.“三个面向” |
下列有关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科技和教育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
③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
②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1)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2)颁布《义务教育法》 (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1)(2)(3) | B.(2)(3)(4) | C.(1)(2)(3) | D.(1)(3)(4)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 B.②③④① | C.④③②① | D.④①②③ |
“1978年春天,27多万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B.科教兴国 | C.启动“希望工程” | D.尊师重教 |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有关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 |
B.该题词时间为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 |
C.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
D.该题词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