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 B.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
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
①合身适体的旗袍成为了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②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③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④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报刊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
辛亥年(1911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蚌埠亦受影响
时间 |
事件 |
5月15日 |
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 |
11月19日 |
淮上军光复蚌埠 |
12月2日 |
清江南提督张勋率部沿津浦铁路北遁,淮上军奉命阻截,张勋部在遭重创后仓促乘车北逃。 |
年底 |
淮上军袁家声所部在蚌设立办事处,并开办敬业转运(运输)公司 |
本年 |
淮北烈山煤矿老板周玉山来蚌首开普利煤厂。 |
本年 |
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 |
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间
A. 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 B.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
C.近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D.民族工业仍然举步维艰
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下方《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反映了
A.中国社会对西方知识的需求增加 |
B.西书翻译总量明显增加 |
C.人文类西书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小 |
D.科学类西书翻译数量的增长比人文类更快 |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 B.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
C.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B. |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
C. |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D. |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