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报刊杂志的创办 B.服饰的中西合璧
C.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D.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898年7月24日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刊——《女学报》问世,晚清的女性解放即与艰难奋争的女报结伴而行。在目前已知的近二十种清末女报中,除去校刊……内容最丰富者,当属《女子世界》。”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晚清开始创办、发行专门的妇女报刊   ②《女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女性解放潮流   ③女报客观上起到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积极作用   ④《女子世界》是晚清最具影响力的妇女报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

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 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 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申报》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该现象反映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变革婚俗 D.改变称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境内出现了大量通俗性报刊。下列哪一项属于通俗性报刊的特点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更加强调商务信息传递
C.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D.多数是由西方人创办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花图新报》载:“中国自设之电(报)线……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这一记载说明中国

A.最早出现有线电报是在福州
B.最早的电报线出于商业目的
C.最初架设电报线依赖于外国
D.最初发展无线电报得不偿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C.民众崇尚新式交通工具
D.代步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剪辫易服、放足、点头鞠躬、握手等社会习俗开始流行应该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民国成立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老百姓常用的通信方式是

A.鸿雁传书 B.邮传信件 C.发送电报 D.拨打电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传播媒介的“第一”,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京剧《定军山》片断   
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③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6年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 ⑤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在1993年正式开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材料表明当时利于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A.报刊 B.火车 C.轮船 D.电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夏上映的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朗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 (  )。

A.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C.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