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思想的传入 B.政治人物的倡导
C.西方文化的入侵 D.生活方式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以后西式服装传入,服装界出现了中西服饰并行不悖的特有景观。辛亥革命时期,有可能流行的服装是(    )
①长袍马褂②西装③中山装④旗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 B.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C.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D.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合 计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
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A.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结婚礼仪的场景,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金城在《国民野史》中这样描述:“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爆竹,举行公宴庆祝”。这样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洋务运动中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互联网 B.轮船航运业
C.电报业 D.大众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非常挤”这样的竹枝词也流行起来,这反应了(    )

A.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并没有停止过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
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传播商业信息
C.宣传政治主张 D.娱乐大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有许多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主要包括
①中山装 ②旗袍 ③咖啡馆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     )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 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 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