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 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 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 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 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可见,该报的办报理念的变化表现为(   )

A.商业性弱化 B.时政性消失
C.经济味浓厚 D.社会性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使人民“开眼界”的是(  )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时间观念的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的创办
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                ②“西学东渐”史
③大众报业发展史                     ④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以下对题干材料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市民丢弃了中国传统羞耻,极力推崇洋装
B.可从侧面反映出此时期国人观念的差异性
C.在较高程度上体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西化
D.受封建观念等的束缚,作者观念相对保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初的时候,国人很痛恨穿洋装的洋人,像上海很多戏园子就在门口贴出了“洋装(票费)加倍”的字样。后来穿洋装的增多,包括一些本国留学生,于是戏园子就改成了“洋人加倍”,再后来穿洋装的更多,所以只能取消了限制。这一过程从本质上看,能说明(   )

A.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局限性
B.文明的差异性及其碰撞和交融
C.国人对新生事物的完全排斥心理
D.民族经济振兴得益于国人支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人认为:“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这表明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对人权的尊重
B.维新变法运动始终贯穿对迷信的涤荡
C.风俗的革故鼎新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D.民主共和思潮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面。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民国13年后,成都修好成灌马路后渐渐有了汽车
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美女交管在街头指挥行人和车辆向左行驶
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向左的交通规则
D.民国38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