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侵略者说:“中国的禁烟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终于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段话表明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借口 B.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
C.“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 D.战争后强迫清政府惩办林则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了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下图)。

请回答: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