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B.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 |
C.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 |
D.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
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外交官参加会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与此相关的是西方人在华的( )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关税自主权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
著名学者费孝通说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了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甲午战争 |
C.抗日战争 | D.鸦片战争 |
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为官之要,“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有该思想的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梁启超 | D.陈天华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了(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C.邓世昌英勇海战 | D.刘永福抗日斗争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
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
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
B.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 |
C.领导了虎门销烟 |
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条款标志着
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 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
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 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