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原因是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意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
《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从此相继入侵 |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南京条约》刚刚签订完毕,英国商人詹姆斯先生就来到中国从事贸易活动。按照条约规定,他可以( )
A.前往福州采购在欧洲畅销的乌龙茶 | B.乘坐游船在南京秦淮河上感受中国古典文化 |
C.游览苏州城著名的园林建筑 | D.在北京设立驻华贸易公司办事处 |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
C.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 D.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清政府己经失去人民支持 | B.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
C.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D.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漠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 )
A.中国资源被掠夺 |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
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败 |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 D.专制军权受到强烈冲击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
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 | 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朝鲜和俄国本是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家,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成了邻国。促使它们成为邻国的直接原因是
A.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 | B.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 |
C.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 |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