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以下哪个条约的主要条款(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由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关税自主权 | D.外交主权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 )
A.背景相同 | B.目的和性质相同 |
C.方式相同 |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割占中国台湾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C两次战争中中国都战败
D.两次战争都是英国发动的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某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2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
B.一位法国领事领回在中国闹事的法国人,准备自行解决 |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氛 |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
繁华的上海在旧中国有一段被殖民侵略的辛酸历史。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与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系: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