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 |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 |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 |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 |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
C.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 D.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 年 |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1 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 年 |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 年 |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模式 |
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
①“冲击—反应”模式 |
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
②“侵略—革命”模式 |
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
③“早期启蒙”模式 |
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①和②③
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扶清灭洋 | D.建立社会主义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堂堂天朝大国,现在竟被西方的一个夷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指的是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
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