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西欧五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回复正常。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 D.建立北约组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在《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中说明:“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利的地区。”“执行长期计划”是指

A.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B.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D.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A.越南战争 B.柏林危机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最主要的特点是

A.欧洲主导 B.美苏主导
C.一超多强 D.三足鼎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1860年
1870年
1900年
1970年
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
美国
美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苏联
美国
法国
大不列颠
日本
德国
德国
法国
德国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B.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
C.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
D.全球化使二战后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解“一带一路”

——摘自中国日报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5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市场上价格高昂(12两黄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份额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西方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B.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
C.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D.“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
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
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与“割裂”的世界,是一个“冲突”与“交融”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使得美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必须援助欧洲。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克莱顿忧心忡忡指出:“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1948年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这种崩溃。这将导致美国出口锐减,剩余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战争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了使经济扩张与生产能力相协调,必须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的需求。”
——《1947年总统经济报告》
材料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政府援助欧洲有哪些经济意图?为此,它又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核心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的历史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依据材料三,从上图中每选出三个同类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多样,层次分明,立意明确;词语选择准确,文字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8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林墙的修筑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美苏的大国强权主义达到高峰
B.反法西斯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正义制裁
C.东西方“冷战”的加剧
D.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初曾建议西欧盟国出手相助,但西欧盟国反应冷淡。美国有人因此指责西欧盟国忘恩负义,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     )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盟国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以保证西欧安全
D.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冷战”结束了,但冷战遗风犹在。2014年,美欧同俄罗斯的关系不断恶化。仿佛又回到了“冷战”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变成对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欧洲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是如何抉择?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3)指出导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紧张的事件。该事件引发的危机最终如何化解?
(4)“冷战”对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如何处理相互关系有何借鉴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此漫画的寓意是(    )

A.谴责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B.揭露马歇尔计划的真实意图
C.希望美国援助社会主义国家
D.讽刺资本主义国家追随美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