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A.反击了杜鲁门的反苏纲领 |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世界大战 |
C.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 | D.强调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 |
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
(2)在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曾面临过哪些重大的国内国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3)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请简述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指出其弊端。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30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25分)世界是多元的,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和思想格局。
——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傍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格局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4)依据上述材料所述英国、美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分析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就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的演讲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⑴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⑵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
⑶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德国尤其严重,那里1946—19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而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更使之雪上加霜。期间德国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英国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民用煤炭需求,工业生产不得不被停止。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动机之一是( )
A.人道主义出发的考虑 | B.恢复欧洲经济 |
C.抗衡苏联 | D.便利美国的资本输出 |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下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
下图是二战后苏联某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反映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立 |
B.揭示出欧洲援助计划的本质 |
C.彰显了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
D.讽刺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
C.欧共体的整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
杜鲁门曾说:“地缘政治制图学方面的练习,它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话来描述国际图景,以此来为即将实行的复杂的遏制战略铺平道路。”这里的“遏制战略”是指
A.雅尔塔体系 | B.冷战政策 |
C.杜鲁门主义 | D.马歇尔计划 |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 |
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 |
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 |
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 |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年9月, 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年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A.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
B.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
C.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
D.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 B.建立北约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提出杜鲁门主义 |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