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 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
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 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但到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美国在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款的同时,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造成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的加剧 | B.日本开始采取亲美政策 |
C.朝鲜战争的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下列关于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中
②两国都竭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根除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③美国发动的局部“热战”导致了其霸权势力的衰落
④两极对峙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 | B.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对立 |
C.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 | D.美苏军事均势形成的制衡 |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
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
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 |
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
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
C.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
B.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C.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 |
D.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 )
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 D.雅尔塔体制的长期存在 |
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
A.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 B.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 |
C.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 D.二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
下列各项出笼的先后顺序是( )
①铁幕演说 ②杜鲁门主义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①②③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 | 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B. | 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C. | 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D. | 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共目的是
A. | 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 B. | 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
C. | 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 D. | 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