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今中外的对外贸易折射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尤其是近代以来更与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概况(部分)

时间
广州贸易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当时的外贸基地
唐朝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出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航线
宋朝
正式修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元朝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港口
明朝后期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清朝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到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材料二   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并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
(3)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7分)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2)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3)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
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材料六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措。一个自强奋进的东方民族,一个日益强盛的伟大国家,以特有的胆识和远见、包容和胸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浩荡洪流。
(5)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洪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邮票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1)材料一这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有两种因素促使了这种变化……其一,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其二,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技术上、体制上”这两种因素的具体含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材料三 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和行动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某校的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历史《必修2》后,对“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道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组:中国古代城市的市场布局分析(以汉唐——宋元为例)
材料一

第二组:世界市场的走势:由区域到整体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世界
 
第三组:近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由被动走向主动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到宋元时期市场布局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由区域走向整体的过程,并概述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际关系·政党关系·国际关系
材料一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柏拉图《国家篇》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①1927年北伐战争示意图
②  1934—1936年红军长征路线图


③  1937年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示意图
④  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示意图

(2)阅读图①至④,结合所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清晰。
(3)二战后国际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合作加强。请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欧洲一体化的具体史实回答: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面对国际形势吸取教训、加强经济合作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
材料二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材料三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
(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4)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两极”走向“多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广州贸易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
唐朝
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
宋朝
1080年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广州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和世界东方大港。
元朝
广州受到挑战,但仍不失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贸易港口。
明朝后期
废除“海禁”政策,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
清朝
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广州一直是“朝贡贸易”与市舶贸易最重要的口岸。

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英国世界贸易图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广州港对外贸易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日渐萎缩的原因。 依据材料二,归纳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分析指出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性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2)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行”,后来共有十三家,俗称“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朝政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中间人,实际上等于代表清朝政府实施“国营国际贸易”。洋商买货,须向十三行买;洋商卖货,须向十三行卖。洋商纳税、送礼、上禀帖,也须由十三行经手。到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十三行”更是达到鼎盛时期,对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甚至世界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百度百科
材料二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中英双方议定的《五港出进口应定税则协约》确定了新的进出口税率,中国被迫将鸦片战争前的税率作大幅度的削减,使各货税率大体相当于5%。……1858年的《天津条约》,把值百抽五的原则固定了下来。
——陈绍闻等主编《中国近代经济简史》
材料三  1948年美国出口贸易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3,到1972年,下降到13.7010,而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占33.7 010。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 010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关税总水平逐年降低,2002年至2005年,中国共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这一期间中国大部分产品的降税承诺已履行完毕。此后,中国按入世承诺需降税的税目数大为减少。2008年,中国关税总水平降至9.8 %。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两种关税制度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美两国大幅度降低关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大幅度降低关税的不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国家力量的崛起受多种因素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8分)
材料二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6分)
材料三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结合史实,分别说明在与上图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我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的。(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崛起的认识。(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发展具有时代特点,不同时代都有引领世界经济的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1)比较图1和图2,从东西方经济交流地位变迁的角度提取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除自然因素外其变迁的政治、经济原因。
材料二:    “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沿线各国积极参与、为其保障的“亚投行”,其来自欧、亚、非的创始国成员国目前已达到57个。
———据百度百科整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异于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实施海禁,明朝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往来主要采取朝贡贸易的形式,即所谓“惟不通商,而止通贡”。各国官方使者以朝贡名义向明廷献上“方物”,明廷将对方所需物品作为赏赐颁发,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交换行为。此外,也允许贡使将所带多余物品与民交易,但“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由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政府闭关政策的抵制,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不能无限制地进入中国,占有中国的市场,因而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的正当贸易中,一直捞不到什么好处,处于入超的不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便决定向中国输入鸦片。1838年底,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英国侵略者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便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842年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95年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1946年
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78年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到90年代初,逐渐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释海禁政策与明朝“朝贡贸易”体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闭关政策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结果的联系。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表格所反映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名称,并概述近代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趋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12日两会热点: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2015年被有些人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有人疑问,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是否会“断挡失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汉唐相比,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急速成长。宋代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之基础上,已经生长出城市、纸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已然处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夜。特别是南宋东南沿海地区,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之下,一个崭新的开放型市场开始形成,于是汉唐时期“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的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江南,面向海洋”。遗憾的是上述进展并未结出近代化之正果……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的首次启动》
材料二     从1765 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5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时,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这种控制或者是直接的,如在印度和东南亚,或者是间接的,如在中国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已然处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夜”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表现。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从1765至1914年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的因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压力,全球化中的中国应持什么态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和美国世纪》一书把美国人推动的全球化历史,分时期进行了论述。他们宣称,1898~1913年是美国人把英国人曾经统治的世界进行美国化的时期;……1929~1939是美国式全球化受阻碍的时期:……1947~1957年是美国通过遏制和消耗苏联而艰难推行全球化的时期;1958~1986年是美国推行迫使世界转型政策的时期;1986~1995年是美国推行自由和自由贸易成功的时期;1995年后是美国全球化大扩展和美国全球化新千年世界到来的新时代。
——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4年后美国人是如何推动全球化进程的?
材料二 下面是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反全球化运动
1999年11月 美国西雅图反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千上万群众抗议世贸组织成立四年来推动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2000年4月  美国华盛顿五一劳动节前夕游行,两万名工会、劳工组织和环保人士反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约有1350人被警方逮捕。
2000年12月 法国尼斯反对欧洲联盟高峰会议,共计8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包括欧洲工联发动的工会会员冒雨游行,反对大财团控制下的欧洲和欧盟一体化政策,争取一个保障人民生活的欧洲。
2001年5月1日 国际劳动节,世界各地都有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官商全球一体化政策,要求保障劳工权益。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运动者提出的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反全球化运动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华沙条约组织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