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1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 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自负责的职能分别是?
(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治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解决私人问题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其它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有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体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我国历史上有统一也有分裂,而统一始终是总趋势。据此回答:
(1)秦、西晋、隋统一中国的时间分别是?
(2)试简要分析我国古代以上三次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3)据此谈谈你对当今台湾问题的认识。
2007年新年伊始,美国最大的时政类杂志之一—《时代》周刊最新一期(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封面上,“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几个大字赫然在列,红色的长城背后,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正冉冉升起(如右图)。杂志内文更是以11个页码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这昭示着——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一一李斯《谋逐客书》
材料二 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其后四十余年,秦国继续坚持范睢“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再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然后打败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攻占齐国。
——“史记吧”网上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鉴……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仿效德国。
——钱乘旦《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到二战前德、日崛起的共同特点及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6分)
材料四 中国领导人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摘自2005年8月9日《半月谈》:《中国和平崛起有益世界》(郑必坚文)
材料五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互相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
——摘自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3)从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中各举一例重要史实来证明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透过秦朝时期的艺术品以及有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
材料二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
——《史记.始皇本纪》
材料三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问题1: 从图片中你可以透视秦朝的那些历史信息?
问题2:: 要了解史记关于秦始皇陵内部情况的记载是否属实,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研究?
问题3:如何看待杜牧对阿房宫的记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前汉书》卷14
材料2:(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卷106
材料3:(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前汉书》卷64
材料4: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卷14
回答:①根据材料1,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
②根据材料1、2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2、3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
③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试对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作出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