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A.反对郡县制 | B.主张郡县制 |
C.反对中央集权 | D.主张中央集权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B.实行郡国并行制 |
C.推行三公九卿制 | D.推广行省制度 |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
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 )
奉常 |
掌管宗庙礼仪 |
宗正 |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
郎中令 |
掌管宫廷警卫 |
少府 |
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
①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
②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
③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
A.仅一点正确 B.仅一点不正确
C.全都正确 D.全不正确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
A.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 B.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 |
C.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
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 )
A.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唐朝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 B.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 D.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 B.分管中央重要部门 |
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 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
观察下列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图。按其灭亡诸侯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④②③⑥①⑤ |
C.④②①③⑤⑥ | D.④②①⑥⑤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