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秦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的 | B.至今人们不知道“秦律”的详细内容 |
C.“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 D.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
以下是秦朝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突出地反映了
A.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尊崇 | B.秦朝实行集权而唐朝实行分权 |
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 D.唐朝的三省实质就是秦朝的三公 |
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秦始皇作为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
A.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
B.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
C.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
D.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 |
我国历史上有统一也有分裂,而统一始终是总趋势。据此回答:
(1)秦、西晋、隋统一中国的时间分别是?
(2)试简要分析我国古代以上三次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3)据此谈谈你对当今台湾问题的认识。
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2007年新年伊始,美国最大的时政类杂志之一—《时代》周刊最新一期(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封面上,“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始”几个大字赫然在列,红色的长城背后,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正冉冉升起(如右图)。杂志内文更是以11个页码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这昭示着——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一一李斯《谋逐客书》
材料二 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其后四十余年,秦国继续坚持范睢“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再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然后打败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攻占齐国。
——“史记吧”网上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鉴……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仿效德国。
——钱乘旦《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到二战前德、日崛起的共同特点及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6分)
材料四 中国领导人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摘自2005年8月9日《半月谈》:《中国和平崛起有益世界》(郑必坚文)
材料五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互相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
——摘自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3)从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中各举一例重要史实来证明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点不包括
A.焚烧诗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
B.严刑峻法,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 |
C.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D.废除分封制,设置新的地方管理机构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5,完成1-2题:
1.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 |
山戎 |
B. |
匈奴 |
C. |
突厥 |
D. |
回纥 |
2.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B. |
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
C. |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
D. |
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