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份文献宣称:“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或其他方向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份文献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非战公约》 D、《开罗宣言》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 B.势力均衡 |
C.绥靖主义 | D.严守中立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8月9日—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影响。
“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后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
①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
②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③盟军从东西两线攻入德国本土
④美苏军队会师易北河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柏林之战是苏联红军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最后一战,……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军事的彻底失败。然而,柏林战役的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军事意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苏联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
B.苏联获得战后对德国管制的政治优势 |
C.有利于战后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
D.决定了苏联战后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
193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中立法》规定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购自运”,并将武器禁运扩大到任何发生内战的国家。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撤销了武器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原则扩大到了军火贸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班牙内战中,没有美国军火物资能提供给交战任何一方
②与1937年相比,新《中立法》最大的变化是废除“禁运条款”
③德国攻占波兰是美国通过新《中立法》的重要背景
④“现购自运”原则利于所有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物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劳合·乔治在《丹枫白露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下列德国的“报复”行为发生最早的是( )
A.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 B.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
C.公然派兵干涉西班牙内战 | D.出兵吞并奥地利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过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材料四 罗斯福去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称:“罗斯福忠实地继承了华盛顿、杰斐逊、林肯以来最优秀的民主传统,从他开始从政的时候起,一直就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争取自由的精神和一切反民主的敌人作了坚决而不倦的斗争。”
(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2)英美报纸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认为这个比拟不适当?(3)材料四中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
2015年11月12日,中国对日慰安妇索赔诉讼案最后一位慰安妇受害者张先兔老人抱憾离世。如今,三批对日本政府索赔起诉的16名慰安妇全部离世,无一人得到日本政府的道歉与赔偿。在二战中,日本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还有( )
①1937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
②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
③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
④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击败了德意日法西斯,维护了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
──据人民版教材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并列举二战期间中国军民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史实两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联合行动部分大事年表
1941年8月14日 |
《大西洋宪章》 |
1942年11月 |
“火炬”登陆 |
1943年7月 |
西西里岛登陆 |
1944年6月6日 |
诺曼底登陆 |
1945年春 |
强渡莱茵河 |
──据人教版教材整理
(2)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美英联合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影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涉及四大洲、四大洋,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这场战争,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原子弹、V-1飞弹和V-2飞弹、远程轰炸机、半导体、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3)利用材料三所提供的线索,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非战公约》的签署有何积极意义?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2)材料二中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
(3)历史如何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这一重要经验的?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就像我们的血液永远是红色的,世代不会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美)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1)结合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亚非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的观点?
材料二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联合国与国联相比,在制止战争方面明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相对应的优势。
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摘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两个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