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阳县第一高中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
C.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
D.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
《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
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
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美、英海军力量并驾并驱 |
B.暴露了美国力图取代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野心 |
C.平息了海军军备竞争 |
D.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打击 |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
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
自1922年起,英国和法国便处于“有礼貌的破裂”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英国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
B.法国与美国结盟 |
C.法国单独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 |
D.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 |
下表是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法国 |
1:28 |
英国 |
1:57 |
德国 |
1:32 |
俄国 |
1:107 |
A.战争中俄国人口伤亡最少
B.战争中法国人口伤亡比例最高
C.战争中德国人口伤亡总量仅次于法国
D.战争中,英国人口伤亡数量比俄国多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
A.《布列斯特和约》 | B.《凡尔赛和约》 |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D.《四国条约》 |
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际联盟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 )
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色当战役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
战场名称 |
开始时间 |
终止时间 |
小计 |
欧洲战场 |
1939年9月1日 |
1945年5月8日 |
4年8个月零8天 |
苏德战场 |
1941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8日 |
3年10个月17天 |
太平洋战场 |
1941年12月8日 |
1945年9月2日 |
3年8个月26天 |
中国战场 |
1931年9月18日 |
1945年9月2日 |
13年11个月16天 |
苏联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9日 |
1945年9月2日 |
25天 |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
③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④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宣布:“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 )
①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法国抵抗运动的力量,“给了我们无法估量的援助……没有他们这种巨大援助,解放法国和粉碎西欧的敌人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大的牺牲”。这一观点( )
A.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B.肯定了法国抵抗运动的作用 |
C.没有抵抗运动的力量,“西欧的敌人”就消灭不了 |
D.认为“西欧的敌人”是被法国抵抗运动的力量消灭的 |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 )
①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②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③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④英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全球文明史》中写道:“在1914年的前不久,一位欧洲银行家试图推测欧洲主要国家的稳定前景,以便可以为将来进行明智的投资。他选择了3个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到1920年,他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因为他选择的3个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体了。”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一战前的欧洲( )
A.银行家投机、投资极端谨慎以避免损失 |
B.民主思想并没有充分地深入民心 |
C.帝制不符合当时欧洲发展的时代潮流 |
D.保证国家稳定的前提是强有力的君主 |
一战后,列强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A.英美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
B.英法坚决反对美国实现全球霸权的企图 |
C.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霸权的野心 |
D.英法与美国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
“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有料到。我驾驶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画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都吓蒙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对上述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坦克的是法国人 |
B.德国在这次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
C.这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
D.这次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下列关于这一条约的内容,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
B.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
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共管 |
D.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
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表明(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8年9月同德意共同签订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有( )
①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
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
③英法在“二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
④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描写到: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已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而坦克在开阔的草原地带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这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这描述的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阿拉曼之战 |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根据史实分析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
A.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B.采取绥靖政策 |
C.扶植德国 |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
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并对战争的结束起了加速作用的有( )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参战国国内革命形势高涨 ④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哉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这说明当时甘地( )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B.谴责法西斯侵略,却反对战争 |
C.主张参战,争取民族独立 |
D.对世界大战漠不关心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四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材料五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请回答:
(1)威尔逊踌躇满志,带着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参加巴黎和会。然而,“美妙的幻想一旦……堂吉诃德”。“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2)阐明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的各自主张及其目的。
(3)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列宁的观点。(8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春,德军在欧洲战场有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日本进一步确定了“北守南进”的政策,企图通过“南进”切断滇越、滇缅等外国援蒋交通线;但美国不久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又于1940年7月2日宣布对武器、军需物资和飞机零件等实行输出许可证;日军在上述张鼓峰和诺门坎对苏武装挑衅失败后,“北进”计划受到沉重打击;而苏联又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无力单独对苏作战;欧洲战局急变,日本以为英国危在旦夕,德国必胜,应乘机“南进”,夺取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为此,1941年10月日本海军统帅部联合制定了南方作战计划,其作战方案以海空精锐组成机动部队,由北方航线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珍珠港,沉重打击美国海军主力。然后迅速进攻马来亚和菲律宾……日本的整个作战计划是建筑在发动突然袭击取胜的侥幸心理和对战争各方力量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同时,他们盲目迷信德国法西斯的叫嚣,相信“已经确保乌克兰宝库的德国,今后将掌握高加索油田,进一步攻略近东、苏伊士运河,从而称霸欧洲大陆”,而且过高估计自己力量,以为能在东方“确立战略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这种战争指导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吴廷缪《日本史》
材料二 日本的政府要人们从未希望要真正征服美国,他们是希望用大量击沉美国舰艇的方式促使美国分崩离析,就像他们在1905年打败俄国人那样,最后同意谈判,把他们夺取的领土让给日本。山本五十六虽然袭击了珍珠港,杀死2400个美国人,但是,他却立刻使美国人民团结一心。从那时起,他们从未动摇过,决心战斗到彻底的胜利。
——摘自(美)E-B.波特《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南方作战计划,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观点的依据。(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