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这句马丁·路德的名言主要目的在于
A.劝导人们远离宗教迷信活动 | B.否定教皇权威,简化宗教仪式 |
C.宣扬人的伟大 | D.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 |
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这
A.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B.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实现 |
C.彻底摧毁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 D.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时代 |
宗教改革后,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教派有
①天主教 ②加尔文派 ③路德派 ④英国国教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丁·路德主张的“只要有信仰,即可获得救赎”的核心是 ( )
A.要求信仰自由 | B.宗教个人主义 |
C.拒绝承认基督教 | D.强调信徒间的平等 |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
恩格斯说“他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他)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文中的“他”是指
A.马丁·路德 | B.伊拉斯谟 | C.加尔文 | D.亨利八世 |
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进化论的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 |
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 |
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 |
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 |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
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 )
A.牛顿的近代力学 | B.路德的因信称义 |
C.卢梭社会契约论 | D.达尔文的进化论 |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
B.主张国家权利为神所授 |
C.主张政教合一 |
D.教皇权利高于王权 |
下列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②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在否定马丁·路德的基础上进行的
③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④欧洲宗教改革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勇于挑战教皇权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为资产阶级夺取了教会的土地财产 | B.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 |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 D.促进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