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的主要依据是(    )

A.没有建立新的政权
B.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国实现国民当家做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直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的相似之说法最准确的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B.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C.曾在武汉建立与清朝正式对峙的政权
D.革命纲领都有反封建的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假设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