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以绅商为主体构成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出台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力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士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摘要: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制订、修正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有(    )
①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下列属于“亚东开化中华早”的是(    )
①洋务运动引进近代工业
②戊戌变法宣传君主立宪制
③清末“新政”创办新军
④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它的表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
C.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D.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由此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一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