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
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材料四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4)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内容。这些主张的提出(    )

A.旨在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是对西方发展道路的否定
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 D.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现阶段的目标……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亦即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性质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中国而奋斗。我们果然是这样做了。……不但在现在和过去已经证明,而且在将来还要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   )

A.中国革命的最终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B.解放中国农民是新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
C.新民主主义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立宪
未表明态度
篇数
11
2
3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时期国人思想呈现多样化倾向
B.清末预备立宪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可
C.清政府想控制舆论以抑制辛亥革命爆发
D.获奖状况表明了宪政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深受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后,时人曾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报刊中,与右图报纸同时期创办的有

①申报》     ②《时务报》
③《昭文新报》 ④《中外纪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人物由“舞台”之争向“剧本”之争转变,是近代中国由“帝国”向“民国”转变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的关键环节。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运动的剧本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材料一 下图是辛亥革命中的某一组织颁给成员的一种凭证,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辛亥革命发生。

(1)它是什么组织?
材料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
“中山奋起卫炎黄,叱咤风云革命张。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
(2)指出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了该约法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4)辛亥革命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