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该政治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 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 |
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 |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 | B.洋务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C.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D.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
A.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 |
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
D.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而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犹未改革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道:“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早读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革命暴动之举,吾党所素不赞成也”,“而今日清政府多存留一日,则元气多所斫丧(斫丧意思为摧残)一分”“革命尚可以于万死中求一生”。以上史料表明立宪派( )
A.与革命党人结成了反清同盟 | B.从保清转向反清 |
C.接受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思想 | D.以反清之名行保清之实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
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D.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要举行纪念辛亥革命活动,最好的举办地点应是:
A.北京和天津 | B.武汉和南京 |
C.上海和广州 | D.延安和遵义 |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确切地说,这一论断( )
A.提升了民族力量 | B.凝练了民族精神 |
C.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 D.推动了民族繁荣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 | B.南京临时政府 |
C.北洋政府 | D.南京国民政府 |
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被后人称为床下都督。这一典故最能说明( )
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
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
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