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 |
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 |
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 |
D.时务学堂、《湘报》、《仁学》 |
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
戊戌变法的结局表明
A.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
B.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
C.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
D.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
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B.要推翻清王朝统治 |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 |
D.与他国争夺在华利益 |
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以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说明
A.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
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 |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
D.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
光绪帝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变法法令 |
B.游说外国人支持 |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
D.将礼部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D.变法表现了维新派勇于献身的精神 |
下列对于百日维新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
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