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世纪中后期,面临民族危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回答23—25题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 )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④是一次资产阶级同封建顽固势力的夺权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的有些改革尽管没有走向最后的成功,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回答13—15题
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 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

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启了近代之门,其作用不包括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埃及走向近代化
B.消灭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C.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D.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捍卫独立

戊戌变法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 )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实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挽救了政治危亡[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做出了巨大贡献。回答9—10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吉田松阴 B.福泽谕吉 C.伊藤博文 D.木户孝允

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思想基础的著作是 ( )
①《变法通议》 ②《孔子改制考》 ③《新学伪经考》 ④《仁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失败。回答7—8题
始于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地方势力割据严重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形成了富于侵略扩张性的军国主义
D.工业发展面临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困境

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三  1898年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彻底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除掉皇太后和她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她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发生的改革有
①戊戌变法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大化改新     ④明治维新
⑤宗教改革    ⑥彼得一世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 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该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D.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二比较说明明治维新成功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甲午战争图                       图二 时局图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材料三 康有为等任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你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 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材料五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戊戌变法推行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