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亚洲近代化历程中接踵发生的两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皇率领群臣在皇宫紫宸殿举行宣誓。时隔30年,1898年6月11日,中国光绪皇帝亲临天安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下面是明治君臣的“五条誓文”和光绪皇帝的“明定国是”诏书:

五条誓文
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定国是”诏(部分)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五条誓文”和“明定国是”诏书分别是在怎样的形势下颁布的?从两者宣称的主旨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完成下列表格:(6分)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改革措施(部分)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取消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精简机构;
①鼓励                            上书言事;
②取消                     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灌输    
    精神,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军队。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决算;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                       
②奖励            ;③在京师设立           

(3)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大相径庭。对此,康有为和梁启超有所反思;

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业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
(如果)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
——康有为
一切权柄皆归守旧之徒,……处士(指维新派)以一身毫无凭藉,惟有引颈就戮而已。                       ——梁启超

①康有为认为日本由弱变强的关键是什么?(不得抄原文)他认为的“关键”改革,在明治维新措施中有什么体现?请举例说明。
②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
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③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我们能够在以后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俄国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冲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落后也可能导致政治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岩仓具视大臣为首的大规模赴欧美使团,出访美英法等十余国家,历时两年。
材料三: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俄国、日本、中国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举出俄、日、中近代进行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
(2)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措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维新运动的宝贵精神遗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潮流。这一观点主要反映的史观应该是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英雄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情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广州、上海的买办最先穿西装 B.辛亥革命后,农村大多女子依旧缠足
C.戊戌变法期间,已经使用公元纪年 D.在民国初年,广大的农村未能广泛使用洋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分立然后事体具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待,人无固态,奸生心。陈涉踔耕于陇上……伏莽便于山泽,教民便于服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以至中国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戊戌变法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将密谕曝光                ②诛杀“戊戌六君子”
③慈禧太后训斥光绪帝              ④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
⑤光绪帝接见伊藤博文              ⑥慈禧太后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A.③⑤④①⑥② B.⑤③①④⑥②
C.③⑤①④⑥② D.⑤④⑥③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办纱纺、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获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日维新时期,法令叠出,所颁诏令未曾提及   

A.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B.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D.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B.变法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C.《定国是诏》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D.变法规定废除科举,改试策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 “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录得其心得如下:
材料一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得。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 凡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故皆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
材料三 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物质大盛者强,物质不强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 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在人民自治。……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
——上述材料均选自《康有为遗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孔子改制考》 B.《变法通议》
C.《日本变政考》 D.《应招统筹全局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爱国救亡的作用
C.“戊戌六君子”的英雄事迹         D.思想启蒙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历史上的最佳时期。相互了解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在图表上顺序填写下表中①至⑧的相关项目。

比较
1861年改革
戊戌变法
比较和认识
(1)背景
社会性质
独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中俄两国在近代化的起点上是不同的
根本动力
步覆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直接原因

民族危机引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内忧外患是促使改革的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
新思潮的涌动

社会的变革以思想的解放为前提
领导者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实力弱小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是否取得政权或政权的支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2)内容
农奴获得一块份地;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发展近代农工商业;扩大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俄国主要维护了农奴主的利益;而中国主要体现了⑥
 
的要求
(3)意义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觉醒
性质相同;都属于⑦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⑧
 
的到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