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来源: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的新法被废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宋神宗态度的动摇
B.新法推行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D.王安石本人的动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  )

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 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
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来源: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方田均税法就是按田宙多少收取地税 B.将兵法改变了宋太祖时制定的更戍法
C.保甲法的目的是加强控制与提高军力 D.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邹平是“范公故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邹平居住了整整20年。请看下列两则与范仲淹及其所处时代相关的材料:
材料一: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一句歌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就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范仲淹当年主持庆历新政,在审核各地官吏名单的时候,把庸碌无为的一笔勾去。他的助手富弼不同意,说:“你大笔一挥倒容易,哪里会知道这会害得他全家痛哭。”范仲淹坚定地说:“一家人哭,强如一路人哭!”他最终坚决罢免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
材料二: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述,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地上。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的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有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
(2)材料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一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材料二所述问题范仲淹解决了没有?这个问题以后又是如何处理的?请结合史实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有()
①青苗法②方田均税法③市易法④保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中期范仲淹主持改革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减轻徭役
B.提倡农桑
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统治者为缓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是()

A.抑制兼并 B.募兵、养兵
C.减轻徭役 D.整顿吏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农民起义经常爆发
C.辽和金威胁北宋安全
D.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的科举制有所发展创新,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是()

A.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
B.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C.实行糊名法
D.殿试成为定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卷六十八》
材料二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三年,诏:“青苗钱不许抑配。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体量觉察禁止,敢沮遏愿请者.按罚亦如之。”初,敕旨放青苗并听从便,而提举司务以多散为功。又民富者不愿取,而贫者乃欲得之,即令随户等高下分配,又兼贫富相兼,十人为保,以富者为保首。王广廉在河北,第一等给十五贯……第五等一贯,民喧然以为不便。……判大名府韩琦言:“熙宁二年诏书,务在优民,不使兼并乘其急以邀倍息,……今乃乡村自第一等而下,……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绝相违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上乃出琦奏示执政曰:“……朕始谓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有青苗,而使者强与之乎?”
——《文献通考•卷二十一》
材料四    而且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实际结果却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市易法的草泽人魏泽宗都“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一一徐昌强《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的原因。
(2)据材料三、四指出,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市易法措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实践中的主要弊端。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两者变法成败的主观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