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
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
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④③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怎样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
(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措施有哪些?其实际效果如何?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①方田均税法 ②青苗法 ③募役法 ④农田水利法 ⑤市易法 ⑥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⑥ | D.②⑤ |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在勇 |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都是复杂而又艰巨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下列因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最终被中止的有
① 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