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设立了军功爵制度,其作用不包括                                                         (   )

A.废除官爵世袭制 B.增强军队战斗力
C.加强对人民控制 D.有利于秦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商君列传》:“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上文体现的思想是(   )

A.严刑峻法治国 B.肯定社会变革
C.激进功利主义 D.主张君主集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2)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其观点是否正确?试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②商鞅坚毅审慎的改革精神
③变法措施全面,执行有力       
④变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6分)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4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4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王安石赞同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做法?材料二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性措施?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的主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外改革中,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三: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两次改革各有何特征。
(3)说说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进一步剥夺本国民众的基本权利,还包括燔诗书、禁游学诸文化政策。其强国兴邦与进行战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张国土和增强君主的权力,而西方古典古代社会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的改革内涵,在战国变法中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子。
材料二 雅典梭伦改革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以分贵族会议之权;并设立陪审法庭,由公民充任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
——以上材料均引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战国时期的变法与雅典梭伦改革共同的政治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战国时期的变法与雅典梭伦改革的主要不同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