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的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请设想一下,使孟子的那一主张使他大广其火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独乐乐,孰如与民同乐” |
C.“自古凡帝王者皆贼也” |
D.“人皆可以为尧舜” |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广泛流传与宣扬,成为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其中伏尔泰的开明君主专制思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那家思想的启发
A.儒家的仁政思想 | B.道家的无为思想 | C.墨家的兼爱思想 | D.法家的法治思想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 B.法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道家思想 |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
C.孔子“仁"的主张 |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
C.制定完善的法律 | D.传播基督教教义 |
《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如今,甲骨文版《论语》已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制,并成为国家的礼品书(右图)。下面评述正确的是
A.《论语》主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 |
B.“知行合一”学说出自《论语》 |
C.甲骨文风格是笔画详备、线条流畅 |
D.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
温总理2008年1月三次南下指挥抗雪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多次强调将救人放在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以上体现了我国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本地位、作用提高到高于君主的是
A.孔子 | B.庄子 | C.孟子 | D.韩非子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采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材料一蕴涵着先秦思想家的哪些主张?(3分)
材料二 右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野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
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材料三20世纪后期,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图瓦卢等九个小岛国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等国的人民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环境难民”。
——搜狐新闻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英国有钱人的“时尚”?(4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这种“时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有何借鉴意义?(3分)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 | B.倡导重义轻利 | C.讲求实际功利 | D.区分等级名分 |
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需要 |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C.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
D.有利于结束诸侯争霸的局面 |
据说孔子教过的学生有3000多人,著名的有家住陋巷的颜渊、常食野菜的子路、曾被官府囚禁的公冶长等。由此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
B.“仁者,爱人”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有教无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