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曾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
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 D.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
董仲舒说,秦国“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材料中“商鞅
之法”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B.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 | B.反对诸侯国之间的长期战争 |
C.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 D.大量杰出的思想家同时产生 |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
A. | 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 B. | 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
C. | 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 D. |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各种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这其中不包括(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 B.《尚书》 | C.《论语》 | D.《道德经》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道家、法家 | B.法家、墨家 | C.儒家、法家 | D.道家、儒家 |
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庄子、韩非子 | B.老子、孔子 |
C.孟子、荀子 | D.庄子、孔子 |
如图,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
如图,对该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南方日报》刊文:“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存天理,灭人欲 | D.经世致用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7 |
515 |
685 |
A.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