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
美国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曾言:“即使将美国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甚至诗歌、小说,抑或建筑的贡献全盘抹煞,世界文明成就也不会逊色多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的贡献,电影却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对世界电影的贡献包括
①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②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
③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④保持了世界电影业中的领先地位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
A.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
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
C.文化的发展要依赖国家的综合国力 |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
图1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A. | 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
B. | 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
C. | 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
D. | 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为此我们可以认为( )
A.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越显突出 |
B.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
C.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
D.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 |
材料一 贝尔德在沿袭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了上百次试验,1926年,他多年的梦想——发明“电视”实现了。贝尔德说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尔弗里奇为他提供赞助,更加专心地研究起“电视”来。很快,贝尔德就向英国政府申请了专利,赞助商也很快意识到了这项发明市场前景广阔,于是纷纷投资,成立了几家公司。
——李稚田《第三类接触——电视艺术欣赏》
材料二 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10级大地震。当天,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卫星电视了解到这一灾难的实况。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少数收入水平较高的中国居民家庭。
材料四 我国居民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历年变化(1985~2000年)
年份 |
1985年 |
1990年 |
1995年 |
1998年 |
2000年 |
彩电拥有率(%) |
112 |
540 |
879 |
1043 |
1156 |
(1)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电视研发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体现了电视的什么功能和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些特点?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
《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
B |
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 |
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
C |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塑造了许多藐视死亡的勇士,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 |
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
D |
“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 |
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 |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 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
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 | 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
2012年是电影诞辰117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当地的哪种美味
20世纪初期,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报刊 | B.铁路与飞机 | C.电影和电视 | D.网络与手机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
A.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
B.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
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
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 |
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 |
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
某文章指出:“电视对社会的毒害也相当严重,它被指责用政治、思想和商业宣传来塑造人的思想。每天的电视节目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和色情场面,因此有人批评它是‘魔鬼的眼睛’。”由此可知,该文章认为影视艺术
A.不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只满足着人们低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
B.不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
C.不但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
D.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