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 商鞅变法 B. 汉武帝改革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 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A. 自然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 北京、上海
B. 东京、大阪
C. 利物浦、曼彻斯特
D. 莫斯科、圣彼得堡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分。要求: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材料二

图2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