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 )
A.社会生活的西学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
B.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之一 |
C.上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焕发生机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材料二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摘编自《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事实上,四川商办公司原先就存在着温和派与激进派的观点的分歧,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却起到了“为渊驱鱼”的作用。……保路运动中的上层温和派原先主张,只要政府如数还款,就同意把商办改为铁路官办,此时,由于清政府不愿全数还款,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与威胁,于是一反原来的态度,也跟着激进派一样,变得强硬起来。
——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铁路诞生的历史背景及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5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铁路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 B.有线电报 | C.无线电报 | D.广播电台 |
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火柴厂——巧明火柴厂。下图为该厂生产的一枚火花。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该民族工业兴起于沿海地区 ②卫省轩有实业强国的愿望
③建该厂时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国才运用不久 ④图中轮船的动力是内燃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人排外情绪严重 | B.中国还没开始近代化 |
C.美国记者对中国人有偏见 |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加快 ④中国早在1901年就出现汽车制造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
B.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C.铁路矿务局 | D.福州船政局 |
下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此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
B.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
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