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制度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晚清甲午战前工业企业资本构成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B.清政府是早期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缓慢
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近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和新中国成立后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没有本质区别
B.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会对中国一些管理落后的企业造成冲击
C.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中国在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上处于主导地位
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自救”,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它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一)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二)中小地主、华侨等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三)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而来的近代工矿企业。以下企业中与三种途径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
①轮船招商局 ②继昌隆缫丝厂 ③发昌机器厂 ④大生纱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1年南海县令在《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中说:“本县为民父母,……不能袒富民而任其垄断,盖地方之莠顽必当究治,而小生计,尤应兼筹。……裕厚昌、继昌隆、经和昌等丝偈之家,克日齐停工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海县令违背了中央奖励实业政策
B.清政府依然实行抑制工商业政策
C.传统的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D.垄断经营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他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B.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D.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 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 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他们”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

A.技术—思想—制度 B.技术—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技术 D.制度—思 想—技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若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    )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
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归纳出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表现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B.说明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D.找到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