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大航海时代的OL >揭秘16世纪的中西贸易之路》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人民网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调整,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部肇始于1940年终止于2000年的《农民日记》(作者:侯永禄),见证了60年来农村生活最坚实的轨迹。
片段一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不能!必须带头搞互助组。
片段二  1958年8月30日全区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路井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了。刚成立的路井公社,包括原来的前进社、新生社、卓立社、晨钟社、友好社、路井社等12个高级农业社。
片段三  1960年10月12日晚上,我万般无奈地从黑地里走到街上公社的面粉厂,找到了靳主任,买了25斤麦子麸皮,带回家来,好拌菜疙瘩。我想,有一点儿粮,也许就饿不死。
片段四  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材料二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1)据片段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号召成立互助组的原因。
(2)据片段二,概括指出该阶段农村经济体制的特点,并分析说明该体制与片段三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
(3)指出片段四中的农村经济体制与片段二中的经济体制相比有哪些改变。
(4)结合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的史实,对材料二中的观点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大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根本变化。经济
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机遇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篇》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以西方先进工业国为榜样,进行经济转型的探索,请从材料二的图中选出这一类型的国家,并结合所学说明选择理由。
材料三 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日本投降后,石景山炼铁厂由原国民党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战争时期,石景山钢铁厂野草丛生,设备陈旧,30年仅产生铁28.6万吨。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景山钢铁厂,该厂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1958年,国家投资2.4亿元人民币对石景山钢铁厂进行扩建和现代化改造,结束了这里有铁无钢的历史。1979年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承包制改革,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从1995年首钢开始实行集团化改革,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2010年首钢钢产量已达到3154万吨。三十年来,首钢累计上缴国家利税6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首钢集团的发展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料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
材料一 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
——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
材料三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下图)。

材料四 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
——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七八十年代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3)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
(4)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现代中外农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至1829年,英国颁布的圈地法令数量变化示意图

——根据《Phillis Deane and W、A、Cole,Economic Growth 1688~1959Trends and Structure [M]、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69》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   1700年,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5%~20%,1780年则达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100~2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数有3200个, 500~9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
——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
材料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卞悟:《公社之谜一一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之初,基本延续了革命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田到户。之后很快受到“重工业发展战略”影响。为了在基本缺乏外援的条件下解决工业发展资本、原料、劳动力等问题,中央在农业合作社试点,初级社的基础上,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高级社,建立其农业集体化模式,之后又在此前提下推动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自然土地产权也由初期个人所有向集体所有转化。1978年之后,在安徽凤阳花鼓的影响下,很快便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了全国,由此引发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农业经营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四概述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项,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编《英国史论文集》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料通过铁路和轮船运到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那些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中心。同时,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为美国实业家和农场主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英美两国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我国粮食产量变化与农村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体制创新和调整”,搜集到了下面一些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的“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指什么?“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做法有何积极影响?(8分)
材料二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2)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根据材料三,说明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中国在1978年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经济改革举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家)
资本
(千元)
设厂数(家)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家)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

省份
工场数(家)
职工数(万)
人口总数约(万)
动力使用(机器动力)
不用动力
合计
山东
121
815
936
4774
3 792
江苏
149
1139
1288
12678
2588
安徽
 
386
386
468
1622
湖北
17
515
532
679
3414
云南
 
 
 
 
932
贵州
 
17
17
0606
966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前一种“组织方式”的根本弊端,并概括其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
——据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4分)
⑵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些措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⑶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保障经济发展活力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在实施新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雏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B.C.列利丘克著《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实施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的计划,牵涉到7个州,要求所有有关州、县、市、镇当局及各种各样机构协调合作,国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最适宜机构;而且,根据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的规定,虽然该局应向美国财政部上缴纯收益,并向亚拉巴马与田纳西两州缴纳部分出售电力收入,但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消除阻遏整个美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因此, “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刘绪贻《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一方面对苏联的路子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 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 这无疑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 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体制创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在农村“延伸和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体现。
(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