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来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
C.农村实现产权分开,自负盈亏 D.彻底免除农业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行包产到户后,安徽凤阳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责任制( )

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D.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
来源: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

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