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徐州市2008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 |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
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
读图6,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
B.开辟外国租界 |
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 |
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山西太原县清代举人刘大鹏(1857—1943年)所著的《退想斋日记》记载:“倭夷入寇,我军征剿不力,望风溃退,爵相一意立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谭嗣同在1896年作诗痛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以下哪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火烧圆明园 | B.《马关条约》签订 | C.列强瓜分中国 | D.南京大屠杀 |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 | 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征的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
B.增开4个通商口岸 |
C.开辟内河新航线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
B.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
C.中国出现殖民地和封建制各半的结构 |
D.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 |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
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
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 | 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 |
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 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