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鸦片战争开展“洋务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
C.甲午中日战争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
D.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
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
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戊戌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