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另起炉灶” | C.“一边倒” | D.不结盟 |
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 B.“一边倒” |
C.不结盟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 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
C.邓小平在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
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 B.①④③② | C.④①②③ | D.④①③② |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
计费单位(每10克) |
邮资(元) |
航空 |
亚洲各国 |
0.32 |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
0.48 |
|
西欧各国(捷克转) |
0.48 |
|
西欧各国(香港转) |
0.80 |
|
其他各洲 |
0.80 |
A. | 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
B. |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C. |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
D. |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
印尼总统苏哈托在某一会议的开幕词中热情洋溢地指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亚非两洲各国人民的领袖……聚集一堂讨论和商议共同有关的事项,这是世界历史上新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会议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该次会议 |
B.此次会议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
D.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 |
乔治·沃克·布什曾说,为了对付许多意想不到的威胁,美国必须“做好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捍卫我们的自由和保护我们的生命的准备”。材料中布什的“先发制人论”与下列外交原则或政策相违背的是
A.平等互利原则 | B.互不侵犯原则 |
C.不结盟政策 |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
B. |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C. |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
D.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从1950年5月到1951年5月,毛主席先后任命了14名大使作为新中国首批驻外使节,从去向看,有8人派往社会主义国家,其余派往中立国和印尼、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国家;从出身看,有9人原是军事将领。这表明当时的外交( )
A.以巩固主权为要务 | B.受制于国际形势 |
C.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 D.服务于军事斗争 |